刺鳐鱼雷轰炸机作为无尽的拉格朗日中具有隐身特性的高速特种战机,其核心优势在于对中大型舰船的高效打击能力。该战机搭载重型鱼雷系统,通过近距离投放实现爆发伤害,同时凭借扁平化机身设计和信号屏蔽装置显著提升战场生存率。从功能性角度分析,刺鳐最适合搭载于具备战机舱位的航空母舰或载机巡洋舰,其中太阳鲸级航母因其庞大的载机容量和支援系统成为首选,而狩猎者级载机巡洋舰则提供了更灵活的战术部署选择。
航空母舰能为刺鳐提供完整的后勤保障和作战协同。CV3000型航母虽然载机规模略逊于太阳鲸,但其均衡的防御系统和机动性使其成为中后期玩家的实用选择。维塔斯B010载机巡洋舰虽然可以搭载刺鳐,但缺乏专属加成效果,仅作为过渡期的替代方案。这种搭配方式主要利用巡洋舰的中距离作战特性,弥补刺鳐在持续作战中的弹药补给短板。
技术强化路径上,刺鳐战机的加点策略直接影响其作战效能。优先提升机载投弹系统的冷却效率和单发伤害是基础方向,动力系统的目标锁定速度强化能显著提高首发命中率。装甲系统自带的导弹规避特性无需额外投入技术点,而策略技能隐身攻击在对抗高防御舰队时具有战术价值。这种强化逻辑使其在对抗战列巡洋舰时能保持可观的穿透力,但对超主力舰的压制效果仍逊于能量武器型战机。
战术部署时需要考量舰队整体配置的协同性。搭载刺鳐的舰船应编入以巡洋舰为主力的中排阵列,配合前排装甲舰吸收火力。在对抗以驱逐舰为核心的快速舰队时,建议搭配防空型护航艇形成复合打击体系。该战机的曲率速度优势使其适合执行突袭任务,但需避免与专业防空舰船正面交锋。其实弹伤害特性决定了在面对高护甲目标时需要其他能量武器单位的辅助。
从资源投入产出比评估,刺鳐属于中期战力成型的过渡型装备。其建造成本介于基础战机与顶级轰炸机之间,金属与晶体消耗比例均衡,适合资源有限的玩家逐步替换初级航空单位。在技术值分配上不建议过度投资,达到基础作战标准后应转向更高阶的航空装备研发。这种阶梯式发展策略能有效平衡舰队强度与资源消耗的关系,符合大多数非氪金玩家的成长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