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采集站是资源获取的重要设施,其攻占与防守策略直接影响玩家的资源积累与发展速度。矿业采集站初期效益较低,建议仅建造1级平台即可,高级别升级的性价比不高。采矿平台的位置选择尤为关键,若距离矿点较远则直接使用平台,若较近则需依赖计划圈。这种布局能有效节省后期计划圈数量,为战略部署预留更多空间。
攻打矿业采集站时,需注意矿点等级仅影响储量与采矿车要求,与采集速度无关。1级采集站通常可由2艘驱逐舰轻松击败,但需提前侦查敌方防御配置。若敌方驻守舰队较强,可采用田忌赛马战术,派遣高速侦查舰骚扰矿区,迫使对方主力回防。深夜或凌晨时段发动攻击成功率较高,因玩家在线率较低,防御意识相对薄弱。
保持采矿优势需优化矿队搭配与计划圈管理。工程船与AC721重型运载驱逐舰混编可提升效率,前者负责采集,后者提供仓储支持。计划圈应尽量覆盖多个矿点且避免重叠,以最大化资源收益。采矿平台实测可提供10%-30%的采集效率加成,但仅对本同盟成员生效,因此需协调盟友共享矿区,避免资源争夺引发内耗。
后期发展需依托前哨站扩大资源覆盖范围。前哨站可连接矿点并替代工程船采集功能,但需注意对接等级限制。在内圈高辐射区建立前哨站能获取更高级资源,同时利用其作为曲率航行中转点,缩短舰队移动时间。封锁任务可自动刷野怪获取经验,但需避免摧毁红色基地,否则将中断野怪刷新。
工程船优先强化仓库扩容与开采设备优化,而输出类舰船需侧重主武器系统升级。载机类舰船则需强化舰载机坞舱,提升持续作战能力。通过蓝图研究获取技术值,并合理分配至关键系统,可显著提升舰队综合战力。
前期金属与晶体需求较高,中后期重氢消耗增加,因此需动态调整工程船分配比例。建议初期配置1金属、1重氢与6晶体采集船,中期逐步增加金属采集比例。通过基地对接或前哨站连接矿点,可减少工程船占用,但需权衡连接收益与自主采集效率的差异。